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动态

新中国70年电影技术发展回顾:始终坚持自主技术研发,创新驱动赋能电影发展

发布时间:2019.10.24  作者:thdygs  来源:网络  查看次数:
分享到:

新中国70年电影技术发展回顾:始终坚持自主技术研发,创新驱动赋能电影发展

 杜思梦 中国电影报 1周前



|杜思梦

 编辑|林   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科技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促进各国开放合作,是让科技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


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科技为王”的时代里,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的综合实力。属于高科技的文化艺术样式的电影,同样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电影技术定下“国产化”的发展目标,从摄影机、录音机到放映机、扬声器、还音系统,再到洗印、胶片,电影技术、设备在探索中结出果实,不断缩短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改革开放后,我国紧跟世界技术潮流,注重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电影科技项目,面对日益兴起的其他休闲娱乐项目,以特种电影为代表的电影项目异军突起,为电影发展获取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新世纪全面数字化以来,我国电影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潜心研发,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打破了外国技术垄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影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满足本土需求的同时,走向海外市场。随着5G技术在全球技术领域的研发加速,我国电影科技工作者也紧跟技术风向,开始了5G技术的探索。如今,中国电影技术正在成为世界电影技术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十七年”期间:

初步探索电影技术设备国产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电影技术迎来创业期。1949年12月7日,电影局做出工作规划,关于电影技术工作的规划安排主要提出:扩充放映队和器材制造两方面内容,前者包含的主要内容有“计划大量扩充放映队,组成全国放映网”,关于器材制造等方面的内容中,特别提到“扩充东北电影机械厂,自行仿制一般性的电影器材;条件可能时设厂制造16毫米放映机、录音机与配音机”。


1953年3月,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电影网的发展、电影网所需机器的生产、影片生产、胶片洗印和大量印刷以及胶片制造成为该计划的重点内容。同年,12月24日,我国颁布《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决定》中重点提及“建立放映设备制造工业,使放映机达到全部自给”。


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就对农村放映和设备国产化给予了极大重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实施,从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电影技术在当时的发展。


摸索技术设备国产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电影设备国产化制造进入试水阶段,相继结出研发的果实,有的缩短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有的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分别于1951年和1955年研制成功了35毫米移动式及固定式放映机,并将后者命名为松花江5501型宽银幕立体声放映机。


上技厂1951年在引进成套英国和苏联的录音设备的基础上,自制了中国第一台光学录音机。


1958年,上海电影机械厂试制成跃进I型磁性录音机样机,后在定型机II型磁性录音机的基础上,批量生产,使我国各电影制片厂在磁性录音技术方面,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959年,石英碘钨灯试制成功,并大批量投产,从而实现了新影摄影照明的轻便化。


1960年,上海电影局为了改进摄影设备,该局所属的电影放映器材厂研制出新配方放映GF8-60碳精棒,GF8-60碳精棒出口埃及、印度、古巴、非洲及东南亚等国家。


1962年7月,长影厂自行试制“菲尼冬”配方成功,并正式投入生产,显著地提高了黑白片的洗印质量。


1964年,南京无线电元件厂生产的40W电影还音机用扬声器进行了技改。由单纯的仿苏产品,经过技改,成为性能得到了提高、成本降低的扬声器。装备了国内大部分影院,占有国内市场很大的份额。


1965年3月31日,长春电影制片厂研制出字幕摄影机;7月,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与新影厂合作设计了S—16A型摄影机;1966年,南京电影机械厂研制成功和平牌S-35毫米手提摄影机。


新中国成立10年来,我国的电影摄影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尤其在特技镜头的拍摄上有较大突破。


1959年,上影厂在拍摄影片《宝莲灯》的特技镜头过程中,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分裂光阀(俗称大小叶子板)的摄影机附加器,这种在原底上直接获得的创造效果属国际首创。


1960年,上影厂的影片《三打白骨精》和《马兰花》中运用了大量的特技镜头,为影片的艺术创作做出较大贡献。



积极研制立体电影


对新兴科技的热衷,是电影界历来的“传统”。


1959年2月7日,距离全球首部立体电影长片诞生7年后,我国电影技术界经过艰苦努力,多方协助,在北京首都电影院首次试映立体电影获得成功。同年,我国第一部立体电影纪录片《漓江游记》于9月完成,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1962年6月11日,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


不仅拍立体电影,我国电影科技工作者还自主研发了立体电影放映设备。1960年3月24日,在上海市电影技术研究所的主持下,生产出双机同步式35毫米立体电影放映机。


中国立体电影的发展,得益于立体电影院在中国盛极一时,资料显示,仅1960年-1964年,上海、天津、北京、广州、哈尔滨、太原、郑州、杭州、呼和浩特、西安、长春、兰州、济南、沈阳、武汉就建了15家立体电影院。


解决农村“看电影难”


1966年,根据当时电影技术发展形势,我国颁布了《8.75毫米和16毫米电影技术设备的试制生产任务》的命令。该项任务包括8.75毫米电影设备及胶片的项目和16毫米电影设备的项目。


这两种电影技术设备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对解决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看电影难”的问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后:

侧重追求高技术含量


1980年4月,电影局在成都召开首次全国电影制片技术会议。12月24日,电影局技术委员会(电专委前身)成立。中国电影技术重新站上了发展的起跑线。


追求技术含量,特种电影兴起


1983年起,为了与日益兴起的其他娱乐形式竞争,我国电影科技发展转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侧重发展特种形式电影。


此后,立体声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70毫米电影、动感电影、水幕电影等多种形式的特种电影出现并兴起。


由上海和平双厅电影院与中国船舶总公司上海708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水幕电影是我国电影技术界与电影行业外的专家自力更生、深入研究的结果。1991年10月23日在上海和平双厅电影院和平厅向观众展示了新形式室内水幕电影,首映了我国第一部35毫米水幕影片《爱在人间》。当年,仅水幕电影对外营业的两个月时间里,和平影院的总收入就比同期翻了两番。


除了水幕电影,其他放映特种电影的影院也进入了繁荣期。


1985年10月,我国诞生了第一家35毫米立体声影院——大光明影院。


1986年2月22日,北京第一家球幕电影院在前门外门框胡同,即原来同乐电影院旧址正式开幕。


1986年12月,哈尔滨诞生了我国第一家70毫米电影院,即哈尔滨电影院。


1992年4月,我国的70毫米8片孔超大幕电影研制成功。


1992年,北京游乐园内建成国内第一座球幕电影院。1994年,我国第一座70毫米10片孔的超大型球幕电影院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业。



片源方面,80年代,一批立体电影问世:北影厂的《欢欢笑笑》《侠女十三妹》,西影厂的《他·我们见过》,珠影厂的《靓女阿萍》《美人鱼》,上影厂的《驯狮三郎》,视听技研中心拍摄的《情投意合》,新影厂的《清江行》等立体电影。形成了35毫米单机立体电影迅速向我国各地推广的局面,短时间内,形成了近千家放映立体电影的单位和影院。


期间,我国为这些特种电影,研制了一批特种电影设备,包括研制了35毫米球幕、70毫米球幕电影成套的放映设备,环幕电影成套放映设备,超大银幕电影成套放映设备,环幕电影摄影系统,35/70毫米多功能成套电影制片设备,即35/8P电影摄影机,35/70毫米多功能印片机、程控加色法灯箱、70毫米6声道磁性录音机及各类印片镜头。


这些产品的研制成功,挖掘了全国各省市的电影机械行业、企业的技术潜力。在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方面,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此外,我国还研制出了35毫米环幕电影系统、35毫米球幕电影系统、70毫米立体声电影系统。专家们认为,这3项科研成果是中国电影科研的一次新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立体声技术国产化


立体声技术是我国最先引进的数字技术。我国在1984年开始引进杜比立体声技术和设备。


1986年,北影厂用杜比4一2—4立体声系统制作了《山林中头一个女人》的立体声电影之后,我国产的一些重要影片开始都会采用杜比立体声光学声带。从此,立体声录还音工艺和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


1986年,立体声技术开始了国产化进程。当年3月,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技术服务部研制成SH—1000—2x50W立体声主放大器。同年,南京电声器材厂技术人员在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8家大影院安装立体声扬声器系统,并获得成功,属国内首创,达到8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同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秦皇岛视听设备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70毫米立体声电影系统研制成功。


1988年,上海市电影局和上海市轻工业局对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研制的DLC-1型4声道电影立体声还音信息处理器研制成功,该处理器是影院放映立体声电影必用的关键设备。此前,国内已改造完成的60多家立体声影院所需的处理器全部由国外进口,这次我国自行研制成功,为进行影院声音质量的改造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立体声系统在我国发展较快,从1985年10月1日的首家35毫米立体声影院的出现,短短五年时间,截止到1990年,我国已进行改造的709家影院中,35毫米立体声电影院550多家,30多家70毫米电影院。可以说,立体声影院的迅速发展,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更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不断增长的对电影技术革新的需求。



新世纪以来:

观众仍对电影行业全面数字化

自主技术打破外国垄断市场需求旺盛



新世纪以来,全球电影业掀起了一场涉及制作、发行、放映和保存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浪潮。这次浪潮日后被认为是电影继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之后的第三次电影科技革命。我国电影技术在数字时代经历了一场颇为艰难的破冰之旅。


电影数字化伊始,我国电影主管部门就对这场“浪潮”有了卓有远见的认识。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1月14日举行的中国电影科研所成立40周年的活动上,主管部门就提出“以研究开发数字电影新技术为龙头,以提高电影整体制作,放映、管理水平为重点,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这一提法被认为是对我国发展数字放映技术发出了“动员令”。


在此后的十年间,我国政府对发展数字电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电影数字化发展,令我国与国际同步甚至领先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新时代。


电影主管部门大力推动数字化进程



新世纪之初,国家广电总局就将建立一条数字放映示范院线列入“十五”规划。在制定“十一五”发展目标是时,提出“数字化是重中之重”、“数字化是火车头”。


200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支持下,中国电影科研所对数字电影放映技术进行了密切追踪,通过与国内外电影同行的合作,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和多项试验工作,包括技术理论研究、演示试验、系统实验。


2002年,总局投入2亿元用于数字放映设备,并鼓励地方投资改造影院视听环境。


2004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纲要》的出台确立了电影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措施。此后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各领域向数字化转型。


数字影院飞速发展,10年完成全面数字化




在电影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数字影院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2年4月,中国第一家数字影院在新建的上海永乐电影城落成。


截止到当年7月,我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共建成了中影电影院、华星UME影院、北京剧院等13家数字影院。当月,13家数字影院先后放映了国产数字电影《天上草原》及进口片《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这也是中国数字影院首次进行数字电影放映。


2003年,主管部门提出建立一条数字院线的构想。次年,我国首条数字院线——中影集团和华龙数字制作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影集团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而这一年也开启了中国数字电影规模化发展的发动机。


资料显示,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至2002年底,我国已在全国16个城市建立了35家数字影院,仅次于北美,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出台后,我国数字影院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每年数字银幕都以几乎翻番的态势增长。其中,2007年数字银幕总数同比增长215%,2010年数字银幕数从上年的1600块急速增至4086块,涨幅达150%。2011年,全年新增影院全部实现数字化。而在数字影院建设步入第10个年头的2012年,我数字银幕数量突破1万块,达1.1万块,中国影院的数字化率名列世界前列,全面完成胶片向数字的过渡。5年后的2017年,中国以4.5万块的银幕规模正式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拥有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底,我国银幕数为66164块,雄踞世界首位。


伴随着数字银幕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开花,3D等高新技术数字银幕也迅速进入上升期。2008年,中国上映首部3D数字立体电影《地心历险记》时,全国仅有80余块3D银幕,仅一年后的2009年,中国的3D银幕数就上升至700块,2010年《阿凡达》的上映,再次刺激了3D银幕的发展,2011年底,3D银幕数增至5000余块,2012年全国银幕突破一万块时,3D银幕数达8600块,3D银幕占比超过80%,在当年我国银幕数位于北美之下时,两项3D银幕的指标数据均已跃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全国3D银幕为59371块,约占总银幕数的90%,这一数据在全球放映市场,依旧无可企及。


完整建构数字化放映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电影技术标准工作在2007年取得显著成效,一批电影行业急需的技术标准在年内陆续颁布。《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完成了修订、申报工作,已作为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数字影院(中档)放映系统技术要求》、《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以及《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检测方法》四项行业技术指导文件,从实际出发,自主创新,完整地构成了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电影数字化放映技术标准体系。


3D制作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制片成本,引领了一批青年创作人员涉足数字电影生产领域,这批年轻人很多成为了日后电影创作中不可忽视、极具潜力的新生力量,为我国电影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2006年,青年导演宁浩以300万成本拍摄的数字电影《疯狂的石头》上映后引发观影热潮,当年取得了超过2200万的票房佳绩。


至2007年,利用数字方式拍摄的影片数量已占到全年电影总产量的49%,接近半数。


2009年,张艺谋采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上位年度票房第4名,此后,张艺谋执导的《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衩》等影片均以数字方式拍摄或者数字与胶片混合拍摄,成为新技术应用的成功例子,也改变着数字拍摄就是低成本、低质量影片的观念。至2012年,我国新制作的影片几乎都采用了数字拍摄。至此,我国电影拍摄制作环节基本实现了数字化。


中国电影制作转型数字化的过程中,在数字特效、3D转制、3D实拍、IMAX拍摄、水下拍摄等领域均有着可圈可点的成绩。其中,尤以3D相关技术的成就最大。


2008年我国首次引进数字3D电影后,次年,我国的国产3D电影即完成制作并上映。


2010年,我国首部数字IMAX3D影片《大明宫》完成摄制,为观众呈现了气势恢宏、影像震撼的视觉体验。同一年,我国自主集成创新研制的数字电影双机拍摄系统,在电影中应用。国产3D立体眼镜和配套设备的样机完成研制。


此后,3D制作技术很快在商业大片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2011年的年度票房亚军《龙门飞甲》,采用了3D实拍方式进行制作,其媲美国际水准的制作水平,在当时赢得了不少观众的赞誉。


2012年,我国的国产3D、巨幕电影的制作水平取得突破,当年的票房季军《画皮Ⅱ》在国内技术团队的艰苦努力下,完成了全片2D转3D和数字特技特效制作,视听效果得到市场认同。当时,我国的3D转制技术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十分具有竞争力。资料显示,这一年共有12部国产3D影片登陆市场。


在数字电影特效方面,我国国产电影的试水摸索也有了初步战绩。当时,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物理+数字”特效,让《惊天动地》中的地震场面,《飞天》中未来中国航天空间站内容,《赵氏孤儿》里的马车陷落,《幸存日》山体塌方等特效场景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在电影拍摄制作基地建设方面,数字化以来共落成的国家中影数字基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浙江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天津3D产业园等,发挥各自优势,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与国内其它制作公司一道,共同构成了专业分工明确、品种门类日趋齐全的电影技术服务产业。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



尽管我国数字放映起步早发展快,但由于国外对数字技术的封锁和垄断,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技术买单者”的角色,无论设备还是技术都要依赖进口。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早在新世纪初就提出了“加快数字技术国产化”。还在2011年,专门设立“电影技术应用成果奖”,从电影技术理论和电影技术实践两个方面引导、激励中国的电影技术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和进取。


在数字化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10年间,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数字电影设备和技术,这些产品的问世,打破了进口产品在某些领域上对中国市场的垄断,降低了影院的建设运营成本,逐渐占据国内市场主要份额。


如,2011年试运行,2012年正式投入商用的“中国巨幕”放映系统,打破了美国IMAX格式对巨幕电影市场的垄断,是当时全球范围内,除IMAX外,唯一具有双机巨幕放映图像优化系统的巨幕品牌。该放映系统由中影集团联合电影科研所等单位,通过艰苦努力和技术攻关,共同自主研发,创造了中国电影技术研发、应用、快速发展的奇迹;


2006年,安徽芜湖银幕厂自主研发生产的数字银幕通过技术鉴定,填补国内数字银幕的空白,此后该厂有相继研发出数字金属银幕、巨幕等多种适应数字放映的银幕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市场,2011年,其在中国银幕市场的占有率超80%;


2010年,常州玉宇电光器件有限公司研发的二代数字氙灯投放市场,氙灯的亮度及使用寿命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仅1年时间,国内市场占有率就接近了30%。


数字化十年间,我国的民族自主技术还在数字修复、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领域取得了关键性成绩。


自2006年全面启动的农村数字电影化放映后,我国相继研发出适合农村流动放映的0.8K、1.3K放映机,研制出了适合农村放映的dMS数字电影系统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让农村电影放映完成了从16毫米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数字技术的普及也让我国农村在2010年底就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惠及全国农民。


2009年,电影科研所研发出我国第一个实用的影片数字修复去闪烁软件,并在数字化修复工程中使用。该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项目研发者应邀在SMPTE2009年年会上宣读由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


此外,我国数字电影技术还在服务器、影院音频处理器、影院管理系统(TMS)、数字影院网络运营中心(NOC)等数字电影关键设备与技术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电影民族工业在数字时代开始迸发活力。


而早在2011年,我国就开始利用卫星和网络进行影片数字传输已经在进行试验和试点,2012年,电影主管部门提出影院全面普及TMS管理系统的举动,意味着刚刚完成全面数字化过度的中国电影行业早早迈出了由数字化向信息化、网络化进军的步伐。可见,中国电影行业从主管部门到从业者对新技术的敏锐度,以及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之高之快,为日后我国民族电影科技的腾飞打下基础。